庆云古诗词

庆云古诗词

对618电商大促的看法 618大促消费者的狂欢

618活动 0
618电商总结,如何看待618电商购物节,618电商战绩,618电商结果

在淘宝天猫与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相继公布了618大促的相关规则后,淘系平台的“跨店满300减50”、京东的“跨店满299减50”,以及抖音618好物节的“满299减50平台再补贴5元”等,这样的促销力度似乎又一次达到了“史上最大折扣”。

本以为今年各大电商平台会一改此前“略抠”、且“附加条件较多”的情况,在此次618为消费者带来一次真心实意的促销,但没曾想“开门红”还没到,往年预售价格“先涨再降”的套路又双一次出现了。

5月25日,#京东同款商品618跳涨1500#这一话题在社交平台登上热搜榜。据正观新闻的相关报道显示,有消费者反映称,“在京东平台看中的两款产品,都出现了预售涨价的情况”。据悉,这是某家具品牌京东自营旗舰店的双人床预售标价,相比此前上涨了1500元。

虽说消费者在电商平台“吃暗亏”并非第一次,类似“预售价不降反涨”的情况也不是今年才出现,但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是,今年618的补贴力度相较往年都有着一定幅度的提升,甚至在此前的预热阶段,诸多电商平台都将“更好的消费者体验”摆在了首位。因此在这一阶段出现涉嫌虚假促销、价格欺诈等问题,无疑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对于平台的信任度。

尽管老话说得“买的不如卖的精”,在线下这类问题同样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例如“满XX元送XX元代金券”的活动,券的使用条件同样也会有一定的门槛,然而对于价格变动更为直观、且透明的电商平台而言,消费者反应过来的时间显然会更短。而这,或许也是电商平台更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今年618,电商平台选择向用户体验迈了一步

此前为了让用户“放心”,避免促销结束后出现让人膈应的价差问题,淘宝天猫日前宣布正式上线“价保中心”,并表示将在每件商品的订单中标明具体的价保期限。不难发现,继京东方面在2021年上线“一键价保”功能后,淘宝天猫也推出了整合相关服务的“价保中心”,并且对于商家“先涨价后降价”行为则做出了比此前更为严格的管控。

此外,新版的淘宝APP中近期还上线了“比价查价”功能,针对所有在淘宝“有好价”页面的商品,用户都能更为直观地看到“过去特定天数内,在正常销售状态下的成交价格”,并对自己加入购物车的部分商品进行“价格监控”。而对于此前多次状告第三方比价应用的阿里方面来说,通过直接推出比价工具这样的转变,显然也朝着更好的用户体验前进了一步。

而京东方面今年618则在以往一键价保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领券也能价保”的相关服务,这也意味着价保范围将会更大、限制更少。此外,该平台主打的电器以旧换新服务也迎来了再次升级,打破了以往品类与数量的限制,可实现手机、电脑数码跨品类、多件以旧换新等。

“服务将是今年618部署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前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林琛已明确了这一点,并且他还表示,“好的用户体验一定先从贴心的服务出发”。无独有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日前也指出,“(我们)坚定与平台商家站在一起,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商家经营的确定性,是阿里巴巴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些在今年618之前做出的各种努力,以及这两家头部电商企业高层嘴边挂着的“消费者”与“商家”,无一不显示着想要实现基于用户体验、可持续的长远生意。而在这背后,实际上也体现出了电商平台对于业绩的“焦虑”。

头部电商企业上一季度的财报,似乎都不那么乐观

近期恰逢各家发布季度财报的时间节点,从整体上来看,尽管京东与阿里的营收仍保持了增长,但净利润却明显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其中,京东集团在5月17日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其营收为2397亿元、同比增长18%,京东零售营收为2175亿元、同比增长17.1%。然而该季度净其亏损达30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6亿元,京东零售不含未分配项目的经营利润率为3.6%、上年同期是4%,继续保持了一贯的低经营利润率,同时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则为13.95%。

从这些数据中不难发现,京东的主要收入仍来自于商品销售收入(即零售业务),但受制于较低的利润率,一旦销售量有所减缓,就会出现净利润下降的情况、甚至出现亏损。

不过在用户数据方面,截至2022年3月31日,京东的活跃购买用户数已达5.8亿,一季度用户平均购物频次则创下了历史新高,ARPU(用户平均贡献收入)值接近三年来最高。

在阿里日前发布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2022财年(2021.3.31-2022.3.31)业绩报告中显示,其收入为2040.52亿元、同比增长9%,按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97.99亿元、同比下降2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62.41亿元。

同时,以淘宝、天猫为主的中国商业分部收入为5927.05亿元、同比增长18%,季度内整体GMV同比下降,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受3月疫情影响所带来的物流和供应链压力。

然而在今年第一季度淘宝天猫融合后,天猫推出了鼓励用户发表真实评价的商家侧评价工具,并上线了似于京东品牌自营旗舰店的“猫享自营”;淘宝更是推出了此前用户呼声颇高的“会员名修改”、以及近期的一键价保服务。

显然无论是从产品创新、还是用户服务上,阿里方面也在“讨好”着消费者。但即便如此,却仍未避免中国商业分布季度整体GMV的下滑。

不过阿里的这些努力,在用户数量上也有所体现。财报中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的12个月里,剔除重复部分后,阿里巴巴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AAC)达到约13.1亿,其中中国市场达到了超过10亿消费者的历史性里程碑、同比增加1.13亿。并且在整个大淘宝体系中,有超过1.24亿AAC在两个平台的人均消费超过1万元,且这些“超万元消费者”有98%来自于上一年。这些数据都证明,消费能力较高的核心客群复购率与留存率表现都较为乐观。

在2022年的第一季度,这两家电商行业的头部企业都有着近乎类似的业绩表现,因此也不难解释他们对于二季度销量增长的渴求了,而大幅提升销量的压力也就落到了今年的618上。

更何况京东与阿里方面即便是唯一亮眼的用户数据,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控,毕竟无论在618大促到来前做出多少针对商家与消费者的扶持及让利,最终仍要面临消费意愿及能力的“不确定性”。而在这之中,唯一能确定的事情就只剩下“牢牢抓紧消费者”了。

重建消费者信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然而至关重要的“消费者信心”以及更好的用户体验,同样不是一次活动的大幅让利或是简单的一两次产品更新,就能实现的。就像今年年初张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那样,“过程中还是看能给用户解决多少问题,而不是要显得自己多么独树一帜。”

“给用户解决多少问题”其实放在大促活动中也是一样,说白了就是满足商家、消费者的需求、真心实意地给商品“打折”,而不是用花哨的营销方式来“显得自己多么特别”。

显然,曾经各类大促活动“狂奔”的阿里方面,已经认识到该做减法了。今年接管大淘宝、新官上任的戴珊此前在交流会上就已指出,“帮助商家稳大盘、有增长,是我今年最重要的事情”。而在营销端,淘宝天猫也将在保留与优化618、99、双11、双12等大促活动中,将其余20余个IP优化到5个。

这似乎也意味着,曾经让人眼花缭乱的月月大促将会告一段落,无论消费者还是商家,都能够免于为计算各类优惠、或是不得不参与平台各类促销活动疲于奔命。

相比于阿里方面2021财年1197.99亿元的销售与营销开支,占据了其营收成本的22%,京东的营销费用为387.43亿元、占营收成本仅4%,也保持了一贯较为克制的风格。但这其实不难理解,据华创证券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阿里的获客成本约1088元/人、而京东则为327元/人,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8%和41%。

面对越来越高的获客成本,其实阿里与京东都会遇到一些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获得更多的用户、如何留住更多的用户,以及如何实现稳定持续的复购率。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拼的都是消费者对于平台的信任度。

因此回到“预售价不降反涨”这一老掉牙的促销套路上,阿里与京东在推出了一系列的价保措施后,是否也应该确保这些承诺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呢?此前正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曾经出现过太多次,似乎连消费者对此都“见怪不怪”了。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真的需要这么多的“购物节”吗?毕竟人都是会有逆反心理的,当电商平台全年无休地推出各类促销活动的情况下,不知有没有考虑过消费者是否会走向相反的方向呢。

在“京东618”已经走过了12年,“天猫双11”也已延续13年后,难道头部电商平台还不知道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大促活动,自己需要提供哪些保障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618大促从哪天开始 618大促哪个平台优惠力度大

618大促从哪天开始,618大促从什么时候开始,618大促一般什么时候结束,618大促2021

一、首页资源大促核心变化

京东APP首页改版趋势下,本文将针对首页流量变化总结大促高潮期广告投放建议,帮助各位商家把握流量红利!首页资源的核心变化主要有两点:1)京东APP首页焦点图支持横版+竖版多元投放体验;2)推荐位上移,推荐流量"购物前流量包"流量大幅提升,可逛性加强。在下图中可以看到,高潮期和618当天,首焦位置将再次上移至首屏完整露出,预计首焦整体曝光、CTR及CVR均将有一定提升,建议各位商家在此期间增投首页的广告~

二、核心资源抓手工具―购物触点

“购物触点”作为承接首页推荐流量的核心产品线,建议通过商品计划自定义推广获取首坑确定性流量,另外通过各大核心抓手功能及定向&创意能力把握流量红利,提升营销转化效果。效果优化建议:首页改版后首焦资源横版大部分升级为竖版全新位置,同时推荐位上移,推荐流量将有所提升。

重点抓手功能

  • 购物触点-商品计划

新增“黄金展位”支持投放竖版首焦资源,实现触点购物前、中、后流量包+竖版首焦一站式投放

  • 购物触点-橱窗计划

尽享私域流量阵地:用户可进入多个商品的集合页,增加店铺与用户的联系,沉浸式独占用户心智

  • 购物触点-视频广告

内容营销新玩法,商详、种草视频都可投放,视频卡片样式独占消费者心智,精准助力用户种草进店转化

  • 购物触点-直播计划

创新营销玩法,可通过SMART DMP等智能定向强势引流直播间

  • 购物触点-新客场景

准确触达自定义新客,保证拉新成本只花费在新客上,迅速提升拉新效率

重点定向&创意能力

  • 购物触点-兴趣定向

精准定向提升效果:根据用户兴趣类目和兴趣阶段(已购买,强兴趣,泛兴趣)做精准组合的定向工具,营销诉求可定制

  • 购物触点-程序化创意

省时提效:商家制作图片+文案上传后系统智能组合图文,充分探索最佳组合(目前定向邀请商家使用)

三、购物触点 高潮期玩法

通用模块

1、智能出价:出价体验全面升级改版,在竞争激烈的大促环境下,利于商家高效学习及投放,并提升投放效果。

  • 营销目标-点击:目标消耗可适当上调,获取更多流量;CPC成本上限建议选择系统托管或设为心理预期高值;

  • 营销目标-下单:可适当提高目标成本出价,不要频繁调整;

  • 营销目标-自定义:智能调价下,注意基础出价随大盘波动及时调整

2、人群定向

  • 智能策略:开启智能定向,并针对4个分场景做溢价。建议预热期分场景溢价30%-50%,其他阶段可根据获量情况适当增减;

  • 自圈人群策略:圈定与所投放商品同三级类目的行为类人群;预热期建议人群溢价系数50%-70%。

  • 新上线兴趣定向:5.18全量,支持商家根据用户的兴趣类目和兴趣阶段做精准定向。

3、创意素材

新上线“程序化创意功能”,定向邀请商家测试中。支持商家制作图片+文案,上传系统后支持智能组合图文,充分探索最佳组合。图片和标题分别最多支持6个素材。

营销场景

1、新客推广

智能出价+再营销人群+兴趣高潜人群+购中流量包

2、视频推广

适当提价抢占优质流量,系统支持智能剪辑,建议增加多个视频物料同时投放,留存优质视频投放更多预算

3、活动/店铺推广

活动投放建议选用智能引流SKU,店铺投放建议选用智能落地页,帮您提升投放效果

4、橱窗推广

根据不同营销目的,进行店铺商品组合,支持指定前五个商品。支持pop商家、品牌、供应商、代理商、自营商家也已经全量支持。搭配玩法如下:相似商品组合玩法;目标商品打爆玩法;爆款拉新玩法;搭配购玩法

四、核心资源抓手工具―首焦

首焦位置全新升级,横版变竖版,给您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同时资源位选择由5个提升至6个。建议商家同时投放横版+竖版首焦,获取首坑确定性流量,引流成本低,产研持续优化CTR,同时推荐采买CPD+GD资源,强势锁定优质流量。

竖版首焦共分为6帧,235帧为首焦广告竖版首焦投放逻辑与横版一致,主要变化有两点:1. 资源位需要添加:“竖版首页焦点图” ;2. 竖版首焦GIF创意规划中。

五、京东展位 高潮期玩法

1、营销目标

  • 各类目结合自身活动节奏,在重要专场活动节点选择转化,收割人群。

  • 其余时间点选择点击,进行下一波蓄客

2、出价策略

  • 下单目标出价:专场期和高潮期,建议开启,收割优质人群;为保证获量能力,建议“系统托管”,有严格CPA成本控制需求,可设置上限。

  • 保效赔付机制:最大化出价功能新增保效赔付机制,如果您设置CPC/CPA成本上限,建议开启保效赔付;帮助商家实现成本可控(超成本可赔),以及当单元消耗不足时,在自建人群之外,自动扩充优质人群,让商家的投放无后顾之忧;

3、人群建议

  • 新客场景专属人群:通过用户行为探索、人群策略流转和底层自动调优机制,助力商家提升新客获取效率。

  • 购物意图定向:商家可通过关键词智能圈定有明确购物意图的人群,实现高精准人群挖掘。

  • 京选人群:京选人群推出场景化大促人群包,建议根据营销节奏进行选择使用;

  • DMP自建人群:根据投放需求和品牌人群画像,在DMP中圈选品牌、品类、竞品、关联类目人群。

4、创意

一个单元下保证创建多个创意,并使用“创意优选”功能,让系统给点击率较高的创意分配更多展现机会;制作GIF素材,动态创意更吸精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