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古诗词

庆云古诗词

chatgpt可能替代哪些领域 ChatGPT相关的产品

互联资讯 0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chatgpt怎么下载,chatgpt怎么用,chatgpt开源,chatgpt使用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这周二,比尔・盖茨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在我的一生中,看到过两次让我震惊的革命性的技术演示。

  第一次是1980年,他接触到了图形用户界面――这是包括Windows在内的所有现代操作系统的先驱。

  第二次发生在去年。OpenAI的团队用了几个月完成了比尔・盖茨给出的命题:训练一个人工智能通过一门生物预修课程考试,最终GPT得到了相当于A或者A+的成绩。

  人工智能的发展比想象中更快。

  从GPT的迭代,文心一言的落地,到大语言模型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创业团队的涌现,都在加速进行中。

  如果说虚拟数字人和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是2022年的AI创业热点,如今最大的创业热点,莫过于ChatGPT和文心一言落地后带来的更多想象空间。

  近日,中兴通讯宣布全面支持百度“文心一言”,为AI产品应用提供更加强劲的算力支撑,促进AI普及;金融领域也对AI产品的应用看好,国内多家银行相继宣布接入“文心一言”。GPT-4推出了插件功能,使得GPT-4能与5000多个包括餐厅推荐、购物、电商等插件进行交互;在医学领域,微软子公司接入了GPT-4,推出了全自动临床文档应用程序DAX Express。

  AI的发展,正呈现出一种“时来天地皆同力”的势头。

  同样激增的,还有创业者和资本市场对AI创业的信心。

  早在今年2月中旬,王慧文就表示设立公司,招兵买马,踏进人工智能赛道。

  

  阿里巴巴技术副总裁贾扬清3月21日在朋友圈宣布离开阿里,计划瞄准AI架构方向进行创业,要打造一个人工智能平台。

  即刻创始人叶锡东(网名瓦恁)近期举办了AI HACK创业竞赛,招募在AI方向有创业想法和热情的人,录取团队将获得30万美元早期投资以及其他资源。

  各路神仙入局AI赛道的背后,是AI商业化的巨大空间。

  艾瑞咨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V)》显示,全球企业应用AI产品的平均数量,从2018年的1.9个,到2022年已经翻倍增长为3.8个。

  

  埃森哲商业研究院的调研显示,2018―2021年,企业营收中“由AI推动的份额”平均增加一倍,预计到2024年将进一步增加至36%。

  

  创作者们的热情也持续高涨,在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目前每天都会涌现出上百个新的AI工具软件。

  AI创业潮真的来到了吗?创业的机会在哪里?这是“神仙打架”还是普通人也能追赶的风口?我们请教了一些大头,来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我们为了最近的AI创业潮举办了一次“GPT-4落地应用场景交流会”,与会者来自创业公司、大厂一线、头部高校、下沉市场,我们关心参与者是否有与GPT紧扣的心得体会,无论是从GPT使用体验出发的产品思考,还是特定领域的深度研究。

  我们认为AI将是面向未来的创业立足点。

  GPT带来的最显性的体验,首先是展示了人机交互的范式革新,让大家迅速接受了与AI对话的产品形态;其次,将AI的自然对话和智能服务能力提升到新层次,未来还会兼容其他模态。

  

  来源:网络(配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目前许多创业公司主要在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提高效率、提高模型可控性和准确率、改造工作流等方向上,聚焦于内容、营销等容易被标准化、模板化的工作场景。

  商业模式方面,OpenAI为大模型公司展示了基础设施层“赢家通吃”的诱惑,但这需要长时间的蛰伏蓄锐,是适合少部分人的金字塔尖的游戏;如果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基于特定场景,做出和用户直接链接、把用户服务好的产品,也是很好的商业模式。应用的场景相对更细分,团队除了技术还要有商业的洞察,只要抓好一个做深做强就能变成很大的公司。

  以GPT为代表的生成式模型刚刚揭露了AI能力的冰山一角,可能没人想到GPT能以如此快的速度进化到可用的状态;我们同样也不能低估AI的想象力,各种变化会自下而上、不可预知地涌现出来。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越过奇点,任何行业都有被AI再做一遍的潜力,AI能力不断落地将成为新常态,建议每个创业者都应该尝试AI、了解AI。

  人类的基本需求还是吃喝玩乐衣食住行,GPT在各个领域的渗透还远未开始,各种互联网产品、工业、服务业也一定有和GPT结合的应用机会。比如,GPT能否进一步提升消费电子产品的智能度?我们可以进一步打开想象力。

  在GPT降低人力资源边际成本的趋势下,哪些场景会发生颠覆性的商业变化?哪些场景的制约项会从供给变成需求,如何利用GPT在运营端做出商业优势、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这都是我们想向当下的创业者抛出的问题。

  

  我觉得AI创业团队还是先等等,不着急。AI创业缺一个载体,目前落不了地,也就做个辅助工具,大平台可以做,创业团队没啥希望。

  风口年年有,最近两年能落地的概念却不多。ChatGPT比去年的NFT、元宇宙、Web3还是务实很多,落地方式也初见端倪。

  ChatGPT、文心一言等通用型的AI训练模型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垂直领域的AI落地却有着更高的可能性和更快的普及速度。

  ChatGPT的火爆让人觉得背后有一些公关操作,比如通过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比如最短时间内拥有1亿用户。就在几天前,微软子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推出了全自动临床文档应用程序DAX Express,这是第一款由GPT-4提供支持的医疗保健解决方案,它能在几秒钟内就自动草拟临床笔记,提高医生效率,减少倦怠感。

  实际在我的认知之内,去年讯飞的人工智能早就在医疗领域达到这种水平了。讯飞在1024开发者节上发布了一个信息,讯飞的智医助理产品是唯一通过了国家职业医生资格考试的机器人,在一年辅助诊断中,修正了60万次错误诊断。

  这就能看出,大而全的通用AI训练和垂直领域的AI训练到底谁能先形成绝对优势,还并没有肯定的答案。

  

  来源:网络(配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我们国家AI的发展并不落后,只不过在通用大模型方面有些差距,一个是因为成本高,一个是因为看不到商业化前景,所以愿意大笔投入的企业就没有那么多。ChatGPT概念的火爆对行业发展有不小的推动作用,所以也吸引了创业团队和投资者关注。

  现在不只是AI技术层面的创业团队在关注新风口,自媒体也在讲怎么用ChatGPT赚钱,这个东西就好像微商也会教你微信、抖音怎么做,逻辑是相通的,很多人赶风口,把它作为工具去拆解,去赚钱。

  这并不代表打信息差的变现方式本身有什么商业价值。

  目前大语言模型提升效率的结果就好像那个笑话里讲到的,一个人说自己速算能力很强,一串数字的运算一下就能给出回答,回答问题比较快,但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用GPT生成文字,或者用文字变成视频来获利,反而会把内容生态搞得一团糟,生产的内容的质量不会太高,甚至会制造大量垃圾。

  

  整体来说,目前的AI是平台之战,不适合创业,只适合创新即有强大算法根基或相当技术资源、资金支持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创业潮的幸存者大多是自带资源(主要是技术资源)的从业者中的极少数幸运儿。

  尽管这一次创业潮依然是在追赶风口,但风口已经积蓄了多年力量,不是零基础创业者可以追赶的。

  整体来说,这一轮GPT盛宴,其实是一次泛大众的人工智能科普,仅仅因为此前的人工智能可望而不可即,如在新闻中看到AlphaGo打败李世石,而现在可以亲身体验,从而引发狂热。但这种体验由于过于狂热,很容易降温。

  AI创业技术门槛太高,可参与创业的角度太少,让创业或蹭热点的人,也只能是浅尝即止。

  GPT创业场景主要集中在聊天机器人这种通用泛大众化的产品上,可以呈现为文字、语音、绘画、图形设计、语音合成、视频生成等泛内容领域,当然也有许多蹭热点的创业者会选择通过抢注商标、域名、仿制App、购买专利或协助用户体验部分付费或国外资源,作为“中间商”赚差价。

  

  来源:网络(配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目前而言,并没有特别好的商业模式,AI目前的体验只是让人“眼前一亮、依然智障”。商业化模式不明显,仅仅能够作为一种体验项目,而很难直接变成真正内容层面的“办公自动化”。

  在底层技术创业,如语言训练和语音训练、视觉训练。语言训练能陪聊,而语音训练可以解放双手,视觉训练能完成极高识别,可以极大加速自动驾驶的进展速度。

  在应用层领域,创业者难以快速积累出核心算法和完成深度学习(ChatGPT和文心一言的公众开放更是全民辅导状态下的一种训练学习),很难有所成功,大多只能通过将类GPT接入到自身的应用中,通过创新玩法来创造内容(图、文、视频),这一点类似于微软Office365接入GPT来达成更多办公应用场景的破圈或辅助。

  目前而言,GPT的走向尚未明确,在自己的应用中接入GPT服务,来达成自身产品基础上的独特体验,或许更为稳健。

  

  风口的出现就是有机会让普通的人不普通的,比如2012年出来的公众号让很多普通人变得不普通,2018年的抖音、2020年的视频号等等都是。而这次的风口更大,当然最终抓到机会的总是少数人,但就算是概率问题,我们都有机会做分子。

  不过这一次,我倒觉得在早期阶段,普通人可以不用考虑大机会,里面有很多小机会,比如跟写作、小红书、社群、课程、训练营、副业相关的机会,相关从业者更快了解学习,可以在职业发展上更有优势。

  我本身是做写作培训和自媒体变现培训的,我比较关注的是ChatGPT和写作的结合,做ChatGPT写作的培训,从大众角度看,大部分人其实写作能力很差,正确使用ChatGPT会大幅度提高大众的整体写作能力,同时我发现你想在哪个领域把ChatGPT用得更好,你本身必须懂这个领域。

  从写作上讲,新媒体编辑、作者、文案等,本身更懂写作,同样都用ChatGPT写作,他们的水平肯定也比大众更高,所以我觉得专门从事写作相关工作的人接受培训可以更进一步地提升写作水平和效率,让自己在同行业获得先发竞争力优势。AI、ChatGPT,不会让人失业,但会进一步拉大人与人的差距,既然逃不过学习,不如早点学习。

  每一次技术革命、效率革命,都有机会做十倍增长,没有革命性变化的常规时期,很努力也未必有好的增长,每一次这种效率革命也会让资源和利益有机会重新分配,赶早不赶晚。

  本篇作者|吴润潜|当值编辑|杨帅

  主编|何梦飞|图源|VCG


有chatgpt账号后可以直接使用吗 登录chatgpt受到地区限制怎么办

有ChatGPT中文版吗
展开全文

这是一篇“后视镜”的文章, 所以在形成观点时会有一些似乎顺其自然的规律,请谨慎辨别。但更希望还是能得到前向的思路。

时间序列梳理

1、2022年12月:海外出圈、国内未动

ChatGPT并不是新鲜事物,之前也有几个版本,但前面几个版本市场反响一般,至少没有出圈。

12月的时候,科技圈里小范围流传了GPT的回答截图等等,推特上开始有不少截图,让chatGPT当诗人、教师等等。有一定超预期的情况。

(这时候,我看到了,但是觉得只是好玩,AIGC的余波,没有重视。)

这期间,国内卖方也做了前瞻的点评、分析。

比如,【国盛证券-宋嘉吉】团队,对GPT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投资建议。运营商、光通信、算法模型、数据集等等。几乎每个都是现在的龙头。

宋嘉吉团队也是圈里老人了,我入行的时候,好像他还在国泰君安,请教一些通信问题。他们团队对新技术确实关注度高,据说也是币圈大佬。

12月2日,拓尔思大涨,但很可能是数字经济主题,而非GPT。GPT并没有得到市场认可,相关公司大部分是延续趋势。

毕竟,当时市场的热点在于【交易复苏】,游资驱动的“西安饮食”;【数字经济】,以'英飞拓'为代表的。

2、2023年1月30日前:海外加大产业资源,大A仍有自己的主线

整个一月,赚钱效应改善。

西安饮食、英飞拓等公司连续接力,形成了很强的赚钱效应。西安饮食4个月4元涨到22元;英飞拓,4个月时间3元涨到14元。游资很兴奋。

与此同时,上证综指也从3000点来到了3260点。赛道股也经历了反弹,阳光电源30%、宁德时代20%左右。茅台也从10月份起反弹了40%多,接近2000元。

可以说,在1月20日春节来到时,市场积累了很不错的赚钱效应。

产业方面,微软在1月17日宣布,要将GPT接入到产品中,并打算再投一百亿美金。

消息很重磅,但市场还是没反应。依然聚焦在已有的主题里。

这期间,1月3日,初见联动。科大讯飞、拓尔思、海天瑞声,都有大涨,主题联动效应显著。随后,开启了小幅震荡的横盘。

3、1月30日:赚钱效应需要释放,GPT非强势启动

假期结束后,春节期间的乐观情绪积累,市场做多情绪旺盛,需要释放。与此同时,进入“财报真空期”的春季躁动。

而ChatGPT正好是一个出风口。

在29号临开盘,【申万宏源-刘洋、林起贤】团队相继发布了两篇报告、【中信建投-武超则、杨AI莉】团队也发布了百页深度报告。

对原理、重要性、产业变化,都进行了阐述。

开盘前,朋友还来和我聊这个事儿,我觉得之前就有消息了,但市场没反应,预计这次也差不多。但说完,我想着还是不能太武断,就又搜了搜信息,发现海外讨论的很火,国内讨论的文章也多起来了。

于是,觉得是可以不错的主题。(但当时还是觉得是AIGC的第二波,高度未必能超出之前。这个判断肯定是错的了,也带来了错误的结果。所以说,要先哇塞)

30日开盘后,大盘是高开低走,因此市场也并没有直接一字板顶住GPT的龙头,还给出了一定时间交易,而且第二天31日,依然是一个分歧,尤其科大讯飞,居然还下跌了。

但 汉王科技,则凭借着高辨识度、市场活跃度,坚定地封住了一字板,并随后开启了7连板。

视觉中国,作为10cm,先走出了2连板,似乎是龙头样子,2月2日还封住了涨停。

市场仍以小主题来启动。但市场的变化马上就来了。

4、2月:20cm风格 加大赚钱效应

2月1号,主板注册制公布,虽然超出市场对节点的预期,但由于已经有创业板、科创板注册制在前,市场也比较平淡。

市场,还是由市场自发的轨迹运行。

2月2日,万众瞩目的中航电测复牌,20cm的一字板,连续走了8个交易日,极快的赚钱效应,点燃了市场对20cm的热情。

而更聪明的资金,其实也已经提前演绎。赛为智能,在1月30日便开始20cm连板。

在之前,市场喜欢的是10cm标的,尤其是深交所的。可以连续封板走出行情。但中航电测的出现,改变了资金偏好,更喜欢20cm标的。

于是,2月2日,具备20cm属性的海天瑞声、云从科技相继跟上

GPT赚钱效应加热。纵使9号海天瑞声有严重异常波动公告,但回调也不深。

这期间,市场也开始挖掘新标的,和英伟达合作的“鸿博股份”,也走出了经典的连板模式。

2月6日启动的“浪潮信息”,作为市值大票,60亿的成交额,吸引了一批大游资,开启了“算力”的演绎,也扩大了GPT主题的用户基础。

从技术到应用,很经典的逻辑演绎。

2月7日,百度港股上午收盘前便大涨15%,为A股加柴添火。而下午开盘后,360便快速上涨,封住涨停,随后一字、再T字,完成三个涨停。

既然都是搜索为基础,百度涨的市值,360借来用用,那也是可观的。

市值对标,或终局市值思维,也是市场非常认可的方式。大A是真的聪明。

这期间分析师也开始认可该主题,【国泰君安-李沐华】,也表示,这是新年第一个很性感的趋势。

随后,一次分歧发生在14号。此时大盘接近顶部。

2月14日,鸿博股份原本的6连板,炸掉了,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阴线。对市场情绪造成了影响。

比如万兴科技,2月14日公布和openAI合作,结果被连带着反而走了一个高开低走的大阴线。

拓尔思也在13号就开始横盘。

14号当晚,鸿博股份龙虎榜显示,大资金还在锁仓,于是情绪回暖。鸿博反包,海天瑞声继续20厘米。万兴科技也大涨收回阴线。

另一个变盘点在16号。

大盘在下午突然放量下跌,打了股民一个措手不及。浪潮信息,百亿成交量,大阴线;多数股票回调。

但如果回溯细看,GPT个股还是比较强的,汉王、拓尔思、鸿博,都是微涨或大涨。

主题的韧性,得到了一次检验。

这期间,消费、医药等等主题,都进行了涨停套利,且市场都给予了还不错的溢价。而GPT相关个股,则溢价减弱。

这时候,市场也在猜测GPT进行调整了。

17号周五收盘后,再出现一个重磅消息,影响了市场交易风格。

交易所发布新规,“10个交易日100%涨幅、30个交易日200%涨幅”都会被重点关注,2%价格笼子等。这对于游资的7连板模式、快速封板模式,都造成了很大影响。

尤其,当下的龙头,汉王、鸿博,都积累了较大涨幅,再继续上涨,资金承接意愿下降。

自17号起,GPT主题,出现了一定回调,10%-15%-20%都有。

龙头浪潮进入了横盘阶段。360也冲高再回落,开始横盘。

这期间,还有一个影响情绪的因素,就是“中国电信”,经历了几天大涨后,各路大资金也如约而至。20号涨停,21号小幅波动,结果22号直接就来了个低开大跌8%,次日继续下跌4%。

电信一定程度影响了市场情绪。

这期间,分析师的关注度也开始提高。但报告数量还没有那么多。有人当炒作,有人当趋势。

【长江证券-包承超】策略团队,对4G当时的产业爆发进行了对比。提出“Chat GPT 整个产业的传导顺序:AI 操作系统的更新,带动相关上游半导体产业链,硬 件软件相互促进,后续或会有一轮设备更换周期,最后使用相关人工智能系统的应用传 播铺开。”

当然,事后来看,大A选择了“我都要”,算力、应用,交相辉映。

5、2月28-3月2日:资金切换,修复、起势

这是一个修复窗口。28号出来了“数字经济”的大政策,数字板块高开。

3月1号,做多反攻。

除了政策之外,不得不说的是“光伏板块”大跌,部分基金开始调仓。

中国电信大涨8%,收回前期大跌阴线,并创出阶段新高。

浪潮信息,横盘多日之后,再次封板。

海天瑞声,V型上涨,即将冲击前高、历史新高。

汉王科技,涨停,即将冲击横盘新高。

万兴科技,一波调整结束,回踩20日均线,以大涨启动。

蓝色光标,大涨10%。

360,依然处于横盘。

一次新行情,跃跃欲试。但,黑天鹅来了。

6、3月3日:黑天鹅来袭

2日晚,浪潮信息突发被美国限制,贸易受限,市场推测有可能拿不到英伟达芯片。

原本服务器,主要就是靠芯片,然后再做一些组装和开发。

这个消息的打击,无疑很大。

浪潮信息,毫无疑问,一字跌停。4日继续跌停。

3日,对冲行情。当天,国产算力公司出现上涨的对冲性:寒武纪阶段小幅新高、拓维信息大涨、龙芯中科先下跌,再拉升。

7、3月4日-10日:算力整体跟随,应用独立性开展

随着4日-10日的浪潮信息的波段大跌,拓维信息、寒武纪、龙芯中科,也出现了回调,对冲性一般。

尤其值得回顾的是,工业富联。1号开始涨幅启动,3日下午,作为“对冲盘”涨停。

但由于工业富联体量大,服务器也只是纯加工,还不是带开发什么的,所以,市场觉得弹性有限。4号也跟随出现调整。

这个过程中,应用端独立性增强--万兴科技、蓝色光标等,回调幅度很小,独立性开始增强。

运营商,也不断走强,创出新高。

8、3月1日-14日:运营商的剧本

这里把1-14日单独拎出来再看一下运营商。

更大背景是,2月底的“中特估”。中字头在低位+增量资金涌入+政策鼓励,迅速走了一波行情。

运营商则是“中特估+数字经济”叠加催化。

中国联通,先是以中特估的先锋,在2022年11月就有一波拉升,随后震荡横盘。

中国电信,开始走强,不断曲折中创出新高。

而更显眼的则属于“中国卫通”

中国卫通,原本属于“卫星互联网”主题。中国卫星,早早2连板后横在高位,中国卫通作为行业龙二,也有跟风,但涨停后横盘。

但随后,中国卫通的逻辑变了,中国卫通参加了和三大运营商一起的标准制定,也是卫星运营公司。于是,市场不再当它是卫星互联网主题,而是“运营商+中特估+补涨”

中国卫通,通过涨停+大涨+小幅横盘的方式,实现了10个交易日90%的上涨,在“10日100%”涨幅的限制里,打出了“游资新模式”。

13日,中国移动涨停、电信涨停;情绪过于亢奋,14日,相继冲高后,开始横盘休整。

卫通的表现,让市场以为游资新模式出来了,但很快发现,更大的交易风格变化在开展。

9、3月10日-14日:独立性酝酿

万兴科技,前期回调,20日均线后,再次20%大涨,彰显应用端的独立性。

工业富联,也经过调整后,逐步上涨,来到了前期涨停位置。

蓝色光标,10号接入微软的消息刺激,大涨。

寒武纪,横盘突破。

14日,光伏板块以逆变器为主,再次大跌。又有资金切换。

10、15日:GPT-4发布,重磅但弱声

好的主题,就是不断有新燃料添加。我们的15号凌晨,GPT-4发布,多模态再次超出人们的认知。

但15日当天,GPT主题整体还是走弱的。360还大跌5%。万兴科技,在修整;蓝色光标,休整。拓尔思,甚至横盘横着还出现了破位。

(事后来看,任何图形,都可以靠资金修复;只要逻辑、情绪够好)

之所以市场对重磅消息回应较弱,是因为,市场的目光,在“一带一路”。北方国际,完成反包涨停;中油资本,涨停。

市场再次处于一个思路:觉得GPT要调整,新主题更容易获得溢价。

11、16日:微软助攻应用,再次带动情绪

16日,微软推出了Microsoft 365、 Dynamics 365与Power Platform Copilot。

同日,百度也在下午发布自己的大模型。

微软的消息,再次点燃了应用。万兴科技率先大涨。

不得不说,市场还是聪明的。

如果百度大模型,低于预期,那么和open AI合作的,会占优势;如果百度大模型,超出预期,市场整体氛围强,也可以。

应用带动,万兴、蓝标连续大涨。

百度发布会后,港股持续大跌 10%,但随后有资金抄底,将跌幅拉回到6%。

12、17日:百度发威,整体新反攻

17日早盘,百度8%高开,市场情绪快速提升。

算力板块,工业富联率先平开拉升封板;寒武纪,也平开拉升 20%,景嘉微跟风大涨15%。

360,大涨8%,实现突破。

蓝色光标,大涨15%。

智能音箱,漫步者,也反包涨停。

同花顺,大涨12%,突破横盘。

13、20日,周一,机构发力,不一样的效果

17日GPT龙头拉升后,情绪回暖。

20日,周一开盘,运营商早盘平稳,但尾盘加速下跌,电信一度跌停。

工业富联大涨,寒武纪大涨。

更重要的是,机构偏好票开始启动:沪电股份冲击涨停、中际旭创也在蓄力。

这些票,有业绩,估值不高,12-20倍,叠加服务器、数据中心的资本开支空间;更重要的是,相对GPT而言,涨幅落后,补涨空间大。

沪电连续涨停。

360,冲高,阶段新高后回落。蓝色光标,连续大涨后进入盘整。

一方面,龙头似乎有调整的趋势,尤其各种减持出来,大家在等待一波像样的回调;另一方面,机构也在拉升低位补涨公司。

21日平淡无奇,市场似乎对方向,又有一些分歧。这时候重磅又来了。

14、22日:英伟达再次添了一桶油,机构再发力

21日晚上的英伟达发布会,算力的夸张,再次让市场兴奋。谷歌也将自己的产品,开始公测。产业趋势,不断加强。

于是,22日,市场再次向GPT加强。

光模块,中际旭创涨停,并连续拉升(前期另一个公司,剑桥科技,也已经在游资的支持下,走出了稳健的大阳牛)。

寒武纪,再次大涨接近20%。一水儿机构,几个亿的买。(这里还要说下,寒武纪在这个时候,发公告说要提高回购价格,真的是厉害。而且很快就买好了)

工业富联,再次涨停。360、昆仑万维,都大幅拉升,不断创阶段新高。

拓维信息涨停,随后三天两板。

浪潮信息也涨停,回到了一字板之上。看来能对抗美国商务部的,还是得靠大A股民。而机构也在浪潮里出了力,24号加仓2亿多。

市场成交额前10里,看不到其他主题;前20里或者前30里,宁德会出现,茅台偶尔出现。

市场对GPT进入加速状态。

即使24号,周五,各领头股,依然大涨。寒武纪更是10天实现98%收益。无意间,卡着了10天100%的线。

在行情期间,也陆续有数字营销、游戏等公司,出现 阳线+20cm+盘整 的模式。但持续度,力度,远不如龙头。

一些体会

1、不断刺激

产业不断有利好刺激,是GPT主题在A股,从一个小概念走向大趋势的重要因素。

每一次市场看起来要调整的时候,总有一个新利好来给市场提振。

当然,更关键的原因,依然是GPT本身带来的“效率革命”。真有用。

大佬站台的新概念不少,大佬砸钱的概念也不少,比如元宇宙;但真的能够转化为实际产业趋势,还是不容易的。

怎么判断呢?

比较难。一个方式,可能就是跟这个领域的大佬、乐观的人,交流,让他们洗脑。

2、龙头效应

虽然现在趋势下,没有了游资时代的七板龙头,但市场还是会有“龙头-跟风”之分。

不过,这个龙头,不再是单一龙头,更像是各类茅。个股虽有影响,但各类龙头也自有节奏。或者说,每个阶段会有不一样的带动因素。

比如,作为“海外应用”的万兴科技,逻辑最顺,每次大涨,都能带动情绪回升。

比如算力,龙头就进行了切换。

更核心的是,辨识度。对资金的吸引力。

游资时代,寻找资金辨识度、高度辨识度;而现在的话,可能会切换到“机构审美”。

有诉求的公司,也会上涨更猛。公司名称就不说了,但行为逻辑上来看,是合理的。

机构入局的这几天,涨幅真是夸张。20cm不在话下,连续两个也可以继续加仓。

真的是,虽然看不懂,但大为震撼。怎么说呢,有种梦回2013。

3、行情对比

2013年,其实逻辑很硬。手机、4G网络都搞起来了,自然应用端要发力了。而且事后看确实这样,很多APP诞生,只是可惜不在大A。

这一次,AI大潮,未来甚至会出现个人AI助理。真效率革命。硬件先发力,但事后还是应用端涨幅巨大。

只是,算力确定性更高,抓到应用龙头的不确定性更高。

4、持有和节奏

利佛摩尔说,牛市,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不做什么,持股。

当然,要持有的是龙头,至少阶段的龙头。

事后来看,这一波确实如此,持有很猛。

但,实际上,还是要看节奏。

2月份,PCB、光通信,都看好,但市场一直等了很久才认。

所以,一眼看到底的,还是少数。有些是懒得动了。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2023 欢迎来到我的小站 备案号:粤ICP备2020117555号 |淘宝互助 |隋唐演义 | 名诗名词 | 淘宝优惠

联系我们

合作或咨询可通过如下方式:

QQ:

邮箱:

关注我们

庆云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