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古诗词

庆云古诗词

业绩会实录 | 中国电信(00728):公司在ChatGPT方面有两大机遇:提供大模型算力服务、聚焦产业AI

互联资讯 0

© Reuters. 业绩会实录 | 中国电信(00728):公司在ChatGPT方面有两大机遇:提供大模型算力服务、聚焦产业AI

智通财经APP获悉,3月22日,中国电信(00728)举行2022年年度业绩会。2022年度,公司实现经营收入481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5%;服务收入为4349亿元,同比增长8.0%。剔除2021年出售附属公司的收入影响后,同比增幅达到8.1%;EBITDA为1304亿元,同比增长5.2%。净利润为276亿元,同比增长6.3%,剔除2021年出售附属公司的一次性税后收益后,同比增长12.5%;每股基本净利润为0.30元。

2022年,公司移动通信服务收入继续保持良好增长,达到1910亿元,同比增长3.7%,5G套餐用户渗透率达到68.5%。智慧家庭业务价值贡献持续提升,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达到1185亿元,同比增长4.4%,千兆宽带渗透率达到16.8%。2022年,公司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1178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9.7%;网络安全服务收入达47亿元,同比增长23.5%。

公司还表示,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努力增强盈利和现金流创造能力,有效管控资本开支。公司拟派每股派发末期股息0.076元(含税),加上2022年中期已派发股息每股0.12元(含税),2022年全年股息为每股0.196元(含税),全年派发股息总额为年度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的65%。公司在A股发行上市后三年内,逐步将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提升至当年公司股东应占利润70%以上。

从左到右依次为:非执行董事王学明,执行董事、执行副总裁、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李英辉,执行董事兼执行副总裁唐珂,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瑞文,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邵广禄,执行董事兼执行副总裁夏冰,非执行董事陈胜光,非执行董事杨志威。

在业绩会上,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瑞文表示,2022年公司天翼云市场地位提升,公有云IaaS 、IaaS+PaaS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三;在2022年,公司的天翼云收入实现再翻番,达5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5%,2023年目标收入达千亿元。柯瑞文还表示,2023年,中国电信的投资将聚焦未来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产业数字化投资将增加40%,其中算力投资将达到195亿元,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投资将达到95亿元。

以下为智通财经APP整理的中国电信业绩会问答实录:

问:我们了解到在GPT-4横空出世后,大量的类ChatGPT的生成式AI产品也将在不久后陆续推出,一些机构预计,算力网络基础和数据中心兼具的电信运营商有望成为国内生成式AI最核心的参与者。因此,在各大企业纷纷布局生成式AI产品的趋势下,公司能否透露下与国内生成式AI产品建设具有关联性的计划?

答:我们在人工智能方面有一些积累,但最早是积累于我们自己的网络服务方面,比如说像智能运维,包括还有智能的呼叫中心,在这个过程当中积累了一些如语音识别、语义分析,还有智能视频等技术,一些通用的人工智能技术。这次ChatGPT我们觉得在人工智能方面是一个更大的进步,它在整个人工智能领域算是一个飞跃,达到了一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阶段,可以说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算力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所以对于中国电信来说,在ChatGPT方面,至少有两个服务机会。第一个是为生成式AI创业者提供大模型的算力服务。目前中国电信的天翼云初步具备了为大模型提供算力服务的能力,我们能够提供千亿级参数大模型,当然其他方面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增长,这是第一个提供算力服务。第二个是我们将聚焦在产业AI方面下功夫,中国电信这些年来确实有积累一些能力和经验,比如说在计算机视觉、AI检测上,我们积累了核心算法200多个,长尾算法5000多个,我们也积累了AI研发人员大概400多人,这些专业人才都来自非常优秀的高校。

同时我们在14个行业也积累了很多AI案例,这些案例也形成了我们去年的一部分收入,这部分收入虽然总占比不高,但增速非常快,去年增速达到约50%。所以我们在用AI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方面,在探索一条属于中国电信的路径,这是目前我们说在ChatGPT方面的一些准备工作。

此外,公司聚焦四大科技方向,分别是:云、网络、量子安全以及人工智能。这4大科技方向共同支撑我们信息数字基础设施。谈到AI,这是公司的一个战略方向,我们进行了比较早的布局。这种布局是发挥我们自己的资源优势,比如说算力,我们有非常丰富的DC资源,我们更有一些网络层面的基础,我们的云服务发展也是云和网融合的发展,这些实际是算力的一些最底层基础。

我们还拥有大量应用场景和数据,不管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所以通过这种大量的数据训练,包括视频、语音等大量的数据的训练,通过我们科技人员不断努力,不断产出新的突破。

ChatGPT是一个深层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是一个发展的方向。现在AI对企业的贡献已经在我们的指标里面充分体现,实际上我们每一个环节的成本节省,效率提升和业务创新都有AI赋能在里面 。就成本来说,如果我们人工智能的水平能够提升10%,在某一个具体的大项目里面就可以节省原来成本开支的5%~10%。

我们在讨论工作的时候,曾提到人工智能可以把企业重塑一遍,不仅仅是可以把业务管理重塑一遍,它可以创造出很多新的模式,所以公司高度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我们在这个方面,下一步会有更大的力度。

当然我们不是简单做比较,主要基于我们的资源禀赋,比如为什么公司会有“息壤”算力分发网络,就是我们充分用好各DC的算力。我们通过网络的方式,通过智能调度,这本身就是一个大型AI,从内容分发到算力分发,把遍布各个地方的物理资源变成算力资源,通过我们的网络有机地管理起来,这对企业的发展,对赋能经济社会的智能化转型,将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企业寻求发展的一个方向。

问:公司去年的资本开支略低于30亿目标,想了解一下原因?关于中国电信在6G领域的布局,中国移动此前公布了关于6G的白皮书,我们看到中国电信并没有在 NGMN这一联盟里,公司未来有没有计划加入该联盟?公司每年在6G的资本开支和布局上是怎样的?

答:首先回答一下关于6G技术,我们在进行积极研究,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6G需求,一个是6G网络架构,还有就是我们还在研究6G云网融合和6G AI融合等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关于是否参加NGMN(下一代移动通信联盟),因为现在我们参加的标准组织比较多,如3GPP等组织我们都均有参加。像其他的组织,比如各种开放的组织都比较多,我们会根据情况来参加。关于6G的开支方面,目前我们还没有资本开支。

至于公司的资本开支方面,实际上是个指引,并不是一个计划,这个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定,没有特别的含义。

问:近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想请问中国电信在履行数字中国建设责任中将如何发挥作用?会为公司带来哪些机遇?

答:国家发布数字中国建设的总体布局的规划,确实把握了数字化时代的科技进步的方向和规律,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注意到相关报道是这样说的,数字中国的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企业来说,给我们的是一个指引,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将抓住这个战略机遇。

第二,实际上国家发布数字中国建设的总体布局规划之前,数字中国建设就一直在持续推进,2000年大家都知道有个数字福建的建设,这是数字中国建设的起点,2003年有数字浙江的建设,一直到数字中国建设,所以是持续地在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电信一直是深度参与,积极推进。

同时,把数字中国建设当成公司的战略方向,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为了完成这样一个使命责任,我们制定“云改数转”战略,也就是推动以云网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创新,深化企业改革,搭建全社会经济社会转型的数字化平台,赋能数字经济、数字政务、社会、文化、环境。

我们为了推动数字经济的国际交流,去年和一些产业合作伙伴联手成立了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在这样一个国际化大舞台上推动数字交流。可以说公司几年来的战略和发展,实际上就是一个践行数字中国的历程。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这次国家提出数字中国建设的总体布局规划,给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差距还非常大。

数字中国是作为国家的一个战略,因此我们要紧抓科技创新,一定要把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做到心中有数,而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就是我们经常说的24个字: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绿色低碳、智能敏捷、安全可控。

中国电信多年来坚持以加强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又不是简单的云,是云网融合的云,坚持“网是基础,云是核心”的方向,都是战略的坚定性,也是适应数字中国建设的要求。与此同时,企业一定要进行各方面深化改革,打造适应科技型企业建设的组织、机制、体制和人才以及能力。

问:无论是移动用户ARPU还是宽带用户ARPU,2022年比2021年的增速好像有所放缓,现在随着疫情过去,公司怎么看待移动和宽带用户未来ARPU?公司会不会考虑今年或以后剥离一些会造成负收益或者收益比较缓慢的子企或子公司?第三个问题是现金流去年较前年有所下降,公司有没有再融资、发债券计划?

答:去年我们移动和宽带用户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我们继续推动移动4G升5G,持续推动宽带千兆升级,5G渗透率和千兆渗透率都保持在一个相对领先水平。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强化流量的经营和应用的填充,继续坚持做好极致的融合,将家庭、To C以及到智慧社区、数字乡村,还有各方面社会治理的一个紧密的融合协同,所以保持了两项基础业务ARPU趋于稳定,这是我们克服了疫情带来的集体居家,带来的这种消费降档的负面影响,以及克服了数据流量和漫游减少等不利的客观环境下所取得的业绩。

所以我们坚信坚持极致融合,提速升级,应用提值和流量经营这几个方面,特别是在融云融AI融安全融平台方面,继续强化对移动宽带业务的融合发展。我们希望2023年移动和宽带ARPU能够继续保持稳定。

在现金流方面,去年我们自由现金流是132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50亿元确实有所下降,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资本开支影响,我们按照公司的战略,聚焦科技建设,还有数据中心,还有云服务等新基建布局和建设等,这么一来开支也是同比增加了58亿。所以说如果资本开支保持同样的水平,自由现金流是190亿,相当于是增加了26%。目前公司有足够的经营现金实力来支撑公司的经营和战略发展,不会因为现金的问题而出现再融资,如果是再融资肯定也是其他的原因,不是现金方面的原因。

至于股权投资方面,我们股权投资不单只是为股权投资的本身收益,更多是生态产业链,加强双方的战略协作,以股权纽带的形式来做这个事情,能产生一些很好的效果。中国电信的股权投资不是简单地寻求投资收益,而是盘活资产,盘活生态,健全产业链和价值链。不过,我们确实有一些股权方面的收益很低,我们已经有明确的责任盯住这些去落实,但是因为股权投进去以后,它有一些法律条件,它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我们一定会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把这个事情进一步抓好抓实,责任是很明确的,我们去进一步强化它的机制建设,把每一分钱都用好。


专题·上海社联年度论文 | 孙向晨:双重语境中汉语哲学的构建与发展

上海社会和保障网 官网,上海社会云,上海社联官网,上海社会保障平台

讲好中国故事,构建属于我们的学术话语体系,是当下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学者们也对此多有探讨与努力。

上海社联2022年度论文《“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原载《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一文,在哲学领域提出了关于汉语哲学的思考。文章作者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孙向晨认为,过去包括哲学研究在内的学术研究,常常会采取“以西释中”的态度,把自身当作“普遍性”中的“特殊性”,其实,这种比较视野是不够完善的,应以“双重本体”的原则,采用“双重语境”,认识汉语语境与西方语境这两套体系,以迂回他者的方式进行自我省思,以多重维度来理解汉语哲学中的各种概念。

文章还指出一些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如在中文语境中较为清晰的“汉语哲学”与“中国哲学”“汉语世界”与“中国人的世界”,在英语中则有混淆模糊的风险;同时汉语中的一些表述,如“生生”“亲亲”等,在英语中则没有对应的词语,这给汉语哲学的翻译,以及进一步的世界境遇提出了要求与考验。

那么,“汉语哲学”有哪些现实意义?它如何帮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近日,记者就一系列有关汉语哲学的问题专访孙向晨。

记者:您是如何关注到汉语哲学这一话题的,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经历了哪些阶段?

孙向晨:我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工作,主要从事外国哲学研究,这些年,论题逐渐聚焦在“汉语哲学”这个概念上。对我而言,关于“汉语哲学”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酝酿阶段,也就是关于这个概念的初步设想,肇始于本世纪初和北大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大学组织海峡两岸暨香港四校哲学论坛的时候。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我们共同的哲学语言是汉语而不是英语,我们有责任对于作为哲学载体的汉语以及汉语世界的精神传统进行深入反思;同时海峡两岸暨香港哲学的汉语用语也有一些差异,这也需要我们进行有意识的规范。

第二是论坛阶段:2016年,我在复旦,韩水法教授在北大几乎同时举办了“汉语哲学”的论坛,并在此后一直共同推进着这项工作,至今已举办第六届。这篇入选年度论文虽发表于2021年年底,其主要的思想2016年在会上就表达了,之后又不断积累提升。

第三是深入的研究阶段:目前我对“汉语哲学”的研究正在三个层面上推进。一个方面是“汉语哲学”概念本身的研究,我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哲学年鉴》都发表了相应文章,来阐释“汉语哲学”概念及对其边界的勘探,得到了《新华文摘》等刊物的转载。第二个层面是对历史与现实中“汉语哲学”研究的回顾,如对张东荪、贺麟、李泽厚、张世英、张祥龙、赵汀阳等人哲学思想的研究。第三个层面是对传统汉语哲学概念与问题的专题研究,我发表了一系列“论家”“论生生”“论亲亲”“论象”等有关汉语传统概念的文章,聚焦于“汉语哲学”的具体问题,这三个层面的研究也将是未来一个阶段的主要工作。

记者: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汉语哲学”这一概念逐渐重视,您如何看待整体趋势?

孙向晨:一个概念、一个说法,它有没有生命力,并不是作者自己说了算的,它需要得到学界同行的回应。汉语哲学一方面是一种概念的创发,由此而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域与空间,如果它和“中国哲学”这一概念完全重合,则没有再论述的必要。另一方面,它的展开在历史上也是有迹可循的,如张东荪、贺麟、李泽厚等前辈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奠基性工作。有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已经有了比较典型的“汉语哲学”的研究形态,只是那时还没有一个恰当的概念去涵盖它们,他们的工作已经为“汉语哲学”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现了强大的学术影响力。

和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韩水法教授联合举办论坛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六届论坛,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愿意共同来推进“汉语哲学”的思想,我对于这样的学术反响感到欣喜。

第六届汉语哲学论坛现场

记者:目前西方哲学学术界对汉语哲学是否有所反馈,在与西方学界交流中是否给您带来进一步思考?

孙向晨:像这篇入围的论文,它就被全文翻译成德语,在《东西方哲学年鉴》发表。另外也有一些文章被翻译成英语,国外也有学者在他们最新著作中有专门章节来讨论我的观点,可以说我的观点还是在海外引起了一些反响。

同时我也注意到,这些论题要翻译成西方语言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在汉语中,我们可以清晰区隔“汉语哲学”与“中国哲学”,区分“汉语世界”与“中国人的世界”,但在英语表达中都会被统一模糊为“Chinese Philosophy”“Chinese World”,进而引发一系列歧义。另一些关键性概念,如“生生”“亲亲”等也非常难以翻译成外语。为了和国外学者讲清楚这些概念,就需要有许多额外的学术注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进一步体会到汉语系统和印欧语系的根本性差别。语言与思想有着深刻的对应关系,语言不仅仅是载体,其自身的特点对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也会构成重要的影响。

另外有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在汉语世界中,经常会提到的“亲亲”,在西方语言里就没有完全对应的概念。其实“翻译”就像是中西两个文明板块相碰撞的过程,两个板块之间一定会有一些裂缝和空隙,有无法完全衔接的地方,这恰恰说明汉语世界里有一些特别的精神特质,值得向西方传递和表达。

记者:您的学术成果已第三次入选上海社联年度论文,从入选第一篇论文到现在,您的研究方向有没有什么改变?

孙向晨:非常荣幸能够三次入选社联年度论文,这是对我这些年来研究的一种肯定。这三篇文章看上去讲的是三个话题,但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三篇文章中,《“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阐述的是“汉语哲学”研究的总论题,《双重本体:形塑现代中国价值形态的基础》一文可以看作是一种原则性的方法论,而《现代个体权利与儒家传统中的“个体”》则可以看作是在这个大框架下讨论的具体问题,即对于“个体”问题的理解。这三个方向都能获得肯定,对我来说是一件挺值得骄傲的事情。

对于我的研究工作而言,虽然研究的是西方哲学,如前所述,恰恰在这样一种研究中,深切地感受到不同文明板块之间的碰撞,也就更能发现“汉语世界”中的一些独特性。我会继续坚守“汉语哲学”的研究领地。同时也会用另外一种眼光,通过“迂回西方”来推进汉语哲学的研究。

记者:具体而言,您前面论文中讲的“双重本体”,与这次文章中的“双重语境”有着怎样的关系?

孙向晨:“双重本体”这个概念想表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作为中国人,一方面有一套传统的意义体系;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现代世界又不是一个传统中国能涵盖的,有许多新的元素,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过去我们曾用“古与今”、“中与西”、“先进与落后”、“普遍与特色”等论述来表示两者的不同,但“双重本体”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在这些说法中已经包含了某种优劣主从的差别,事实上,这是两套不同的意义体系,各有其自足性。“双重本体”不关注其从哪里来,也不关注其主从性,而是关注这两个体系在当代中国人身上如何融合,如何保持平衡。这个理念其实也和王国维有关,他指出“自三代至于近世,道出于一而已”,就是自三代以来,一直到近代,中国的价值体系一直是相对较为稳定的,但“泰西通商”以后,便“道乃出于二”,针对这个局面,历史上多用我前面提到的那些表述来破解这个难题。事实上,关键是要正视“道乃出于二”的局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是一方面接受现代世界的观念,同时也要注意其与传统价值的匹配。

“双重本体”是一个原则性问题,这个原则确立以后,就会涉及到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也就是“双重语境”的意义。比如,我们今天讲到“功利”,这里既有源自西方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概念,也有中国古代“义利之辩”的意涵,今天讲“功利”就会杂糅这两种含义,现代汉语常常有两种语义脉络。又如,今天所讲的实践(practice)也是源自西方语言的,这和中国古代所说的“知行关系”的“行”有关系,也不完全等同。现代汉语并不完全是从古代汉语中来的,很多词汇是从西学、从现代学科体系中来的;在现代汉语世界中要理解这些关键概念,只从任何一个单一的维度来理解都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双重语境”,把两束光柱聚焦到同一个点上,这样才能很好地理解汉语世界中的各种哲学概念。

记者:现在不仅在学术上,在各个方面都要讲好“中国故事”,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既挣脱西方概念的束缚,也避免陷入汉语主义的陷阱?

孙向晨:做好“汉语哲学”的研究工作,和“讲好中国故事”是一脉相承的。第一点,只有把自己的故事研究透了,想透了,才能讲好故事。这里最主要的基本前提是要忠于生活,要实事求是。第二点,得有很强的反思意识,就是对生活和概念,生活和理论之间的张力有高度反思。今天要想透现实中任何一个问题都离不开“双重视野”,由此我们才能做出最恰当判断。第三点,摆脱西方概念的束缚,并不意味着就要坚守本位主义,而是要本着开放的精神,既讲好自己的故事,也学好世界上一切宝贵的经验。

记者:您觉得西方的节日、电影等是否是西方价值的一种渗入,我们要如何看待这些内容?

孙向晨:当我们面对一些西方元素、西方节日,很紧张地要抵制的同时,又对老外穿汉服,过春节觉得很开心,很骄傲。这种现象其实很悖谬的。事实上,当我们对自己文化比较自觉、比较自信的时候,往往会持更开放的态度,中国古代如此,世界其他国家也是如此。没有一个文明是可以封闭起来发展的,文明发展一定是一个不断吸纳、不断学习,懂得欣赏、懂得借鉴的过程。我们的文明源远流长,发展至今,也经历了许多轮的嬗变。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文化自信,对自己文化的根本性也没有自觉的理解,那么很容易盲目跟风,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失去自我。总之,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要从容中道。不能既不允许西方的节日进来,又不允许在自己的节日里放鞭炮等,如果总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么很容易让民众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需要有文化支撑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抱着开放的态度,接纳优秀,充盈自身。

记者:目前ChatGPT十分热门,您认为AI对哲学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孙向晨:我对ChatGPT的技术细节并不很了解,按照我个人看法,我觉得“他”对人在知识层面上的拓展是很有帮助的,对常规性的提问有非常不错的解答。但我认为,最优秀的哲学都是一种范式性的转变,那么AI对于这种非线性的创造,会交出怎样的答卷,我现在暂时还不敢作出判断。哲学确实需要更深切地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

这种智能技术确实对哲学造成很大冲击。我们常说哲学是猫头鹰,它在黄昏时分起飞,哲学是一种反思型的学科。但很多AI技术,它是面向未来的,还来不及反思就会对人类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所以,哲学除了回顾,面对AI技术,还需要有前瞻性。它还没干什么时,你就得想想究竟能不能让它发展,人类会不会因此遭遇灭顶之灾。现代世界是建立在“进步”神话之上的。但“进”得太快,来不及刹车,到了悬崖边就不一定能刹得住了。所以,我们还必须重温传统关于“止”的智慧,要“止于至善”。我们学院成立了“科学哲学和逻辑学系”,也成立了“科技伦理和人类未来研究院”,就是为了应对人类这一巨大挑战。

记者: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双重语境”等哲学概念对他们更全面、冷静地观察目前国内外的形势与热点事件有什么帮助?

孙向晨:我觉得,我们中国人要认识自己,就不能简单地热衷于自己评价自己,自己表扬自己。在我的方法论中,特别强调“迂回”,通过“迂回他者”来认识自己。对自我的评价,不能以他人为标准,但也不能不面对他人;不认识他者就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判断。在当代多元文明的世界中,中华文明非常了不起,但我们也需要认识其他文明的优点,由此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这样的你才能够“理解别人的不理解”,而这也正是你的优势。

讲到“双重语境”的问题,它也有大小“双重语境”之分。小的双重语境是指在汉语世界内部,不只是单纯的传统或现代,而是有着“双重视野”,努力促进其双方的逻辑自洽。对大的双重语境而言,它包含当代中国语境以及国际语境,这也是“双重语境”。判断自己不能只从自己视角来看,或者只听和你逻辑相近者的一面之词,而是要进行“迂回”,听听和你逻辑不一样人的肯定或否定,这对于认识自己是很有帮助的。

“双重语境”虽是学术性概念,对理解生活也是有帮助的。当然,这种转变需要一些中间环节的帮助,采访报道我认为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记者:您对上海社联年度论文评选活动有什么改进建议?这样的活动是否有助于提升城市软实力?

孙向晨:首先对上海社联连续十年成功举办年度论文评选表示热烈祝贺。我常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最基本的时间单位是十年,十年之后才会有一些积累,有一些特点。社联举办的这个学术活动很了不起,他默默地付出与实践,同时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与重视。社联的工作方法,我也特别推崇。现在很多评奖都需要自己去申请,我认为是不太恰当的,社联的这个荣誉我非常认可,因为这是一种相对客观的评选方法,我三次获奖都是被通知之后才知道的。

如果说要提什么建议的话,我认为十年之后,这个活动可以有2.0的版本,可以围绕这个评审开展更多丰富的学术活动,可以就获奖者的论题展开系列的学术演讲或者学术研讨,通过学术上的配套活动在更大范围引起重视。

正如刚才所说,如果社联这个评审活动的学术互动能够更加丰满,它将成为上海这个中国文化中心展示自身人文社科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它不仅向全中国,更可以向全世界展示上海学术的形象。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对于上海人文社科的思考与脉动,有一个集中了解。这个活动,通过多年的积累与提升,完全可以体现上海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这些文章带来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影响力,更是这个城市思想上的感召力与辐射力。

来源:市社联科研处、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