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 见行动|习近平这样讲学雷锋
淘宝搜:【天降红包222】领超级红包,京东搜:【天降红包222】
淘宝互助,淘宝双11微信互助群关注公众号 【淘姐妹】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雷锋活动的开展,先后26次发表关于学雷锋的重要讲话,系统、精辟、深刻地论述雷锋精神,是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中讲雷锋、赞美雷锋精神次数最多的国家领导人,并且给予了雷锋和雷锋精神“五个精准定位”:雷锋是时代楷模;雷锋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学雷锋精神也要学雷锋的做法。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雷锋的重要论述汇编如下:
01
2003年,习近平担任浙江省省委书记时的讲话
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就必须怀有邓小平同志那样的情怀感,雷锋同志那样的幸福感,孔繁森同志那样的境界感,郑培民同志那样的责任感和钱学森同志那样的光荣感。
02
2003年7月,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文章摘要
要学习雷锋同志的幸福感。他虽然只活了22年,但他说“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
03
2012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要把深入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这不仅是对党员干部教育是极大的推动,对青少年教育也是极好的机遇。要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进一步抓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雷锋精神是不朽的丰碑。要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创新学雷锋活动的方式方法,使雷锋精神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学校是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依托,青少年是学习雷锋精神的重要群体。要把学雷锋活动与加强未成年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让学雷锋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04
2012年3月6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驻地亲切看望入会代表时的讲话
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使雷锋精神真正深入人心,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
05
2013年3月6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市议时的讲话
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06
2013年3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辽宁代表团驻地亲切看望入会代表时的讲话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榜样的作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07
2013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我们学习雷锋的钻研精神,在抓作风上也是异曲同工的。抓落实也需要一种钻劲,发扬钉子精神。
08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09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崇高思想、坚定信念不是高不可攀的,雷锋、焦裕禄、杨善洲等就是鲜活的例子。他们一辈子为党和人民奋斗,没有崇高信仰,坚定信念是做不到的。
10
2014年1月24日,习近平出席军民迎春茶话会期间,接见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团政委吕新胜时的讲话
要把雷锋精神弘扬好。
11
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给无锡市全国优秀志愿者周明珠、唐磊、苏大伟的回信
你们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收到了。你们将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作为生活的态度,用善行义举传递人间真情,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你们的所作所为,无愧于全国优秀志愿者称号,令我们钦佩和感动。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像你们一样,乐于做雷锋精神的种子,将雷锋精神播撒在中华大地上。当你为他人真诚地付出,你会感受到一种真正的快乐,并获得来自生命的最高荣誉。无论我们的时代如何发展,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12
2014年3月4日,习近平给“郭明义爱“团队”的回信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我国工人阶级应该为全社会学雷锋、树新风作出榜样,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
13
2014年3月5日,习近平给“郭明义爱心团队”的回信
来信收悉。得知你们“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在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感到很欣慰。在此,我向你们,向全国广大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野咽帧⒊龇萘Γ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我国工人阶级应该为全社会学雷锋、树新风,做出榜样,让学习雷锋在祖国大地上蔚然成风。希望你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向善,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中,感受善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实现中国梦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14
2014年3月11日,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接见雷锋连指导员谢正谊时的讲话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我们要从娃娃抓起,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的大地上。
15
2014年3月17日、18日,习近平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她学习。
很多东西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短暂铸就了永恒,焦裕禄精神是这样,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都是这样。
16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出席师生座谈会时的讲话
青少年要完善青少年志愿服务制度,广泛开展学雷锋、学道德模范等道德实践活动。
17
2014年5月中旬,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给邓州编外雷锋团的回信
你们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收到了。在离开雷锋的日子里,你们接过他的旗帜,踏着他的足迹,创建邓州编外雷锋团持之以恒地传承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在中原大地蓬勃开展,你们的所作所为令人感动。相信在你们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弘扬雷锋的队伍,积极传递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18
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接见鼓浪屿好八连连长田鑫时的讲话
继续发扬保持连队的光荣传统,把雷锋精神弘扬好。
19
2016年8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时的讲话
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为平台,稳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广泛吸引志愿者参入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
?20
2018年3月3日,中央办公厅转达习近平总书记给抚顺市雷锋小学少先队员们的勉励语(节选)
希望大家以雷锋为榜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知识,养成好的品德,长大后报效祖国和人民。
21
2018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参观抚顺雷锋纪念馆时的讲话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不断闯关夺隘,也需要更多的时代楷模。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22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青年英雄辈出。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是18岁。杨靖宇牺牲时是35岁,赵一曼牺牲时是31岁,江姐牺牲时是29岁,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牺牲时是29岁,邱少云牺牲时是26岁,雷锋牺牲时是22岁,黄继光牺牲时是21岁,刘胡兰牺牲时只要15岁。守岛32年的王继才第一次登开山岛时是26岁,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这样的青年英杰数不胜数!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到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勃、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23
2019年7月23日,习近平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人会召开的资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24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青年英雄辈出。中共一大召开时毛泽东是28岁,周恩来参加中国共产党时是23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是18岁。杨靖宇牺牲时是35岁,赵一曼牺牲时是31岁,江姐牺牲时是29岁,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牺牲时是29岁,邱少云牺牲时是26岁,雷锋牺牲时是22岁,黄继光牺牲时是21岁,刘胡兰牺牲时只要15岁。守岛32年的王继才第一次登开山岛时是26岁,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这样的青年英杰数不胜数!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到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勃、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25
2023年2月,习近平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主要指示
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26
习近平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
值此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际,我谨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要认真履行引领、联合、服务、促进的职责,为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创造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以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雷锋纪念日的来源
1963年2月22日,毛泽东同志应《中国青年》编辑部的请求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3月2日,该题词首次在《中国青年》杂志第5、6期合刊“学习雷锋同志专辑”上发表。从这一年开始,3月5日被命名为“学雷锋日”,在共青团中央的号召下,全国青少年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至今的“学习雷锋”教育活动。1993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式开展,从2000年起,3月5日又被命名为“青年志愿者日”。一批雷锋式志愿者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争做雷锋精神的传人。
雷锋生平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户农民家庭。小学时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雷锋在多个岗位上奋斗过,先后当过通讯员、拖拉机手、推土机手、汽车兵。他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 ?雷锋一生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雷锋去世时年仅22岁,这个年轻的生命,穿越数十年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影响塑造无数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成为承载一代代人理想信念的精神丰碑。
五名志愿军女兵的故事 志愿军老女兵哭着回顾历史
五名志愿军女战士的画,五名志愿军女兵,五名志愿军女兵真实故事官网报道,五名志愿军女兵牺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1953年,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后,中方同美方展开了战俘问题的谈判。
当时,毛主席坚决表示:“我们一定要把流落在外的志愿军战士接回家。”
在他强硬的态度下,我们争取到主动权,美方同意交换战俘。
同年8月,6000多名志愿军战士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然而在一众战士中,唯一一个年轻女孩格外显眼。
只见她头戴解放帽,一只手受了伤,另一只手努力高举着一副破旧的五星红旗。
一路上,她都流着泪,默默低喃:“我回来了。”
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右)迎接被遣返回来的杨玉华(左第一人)
等到抵达中国,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首先朝这个女兵走了过来。
他伸出手说:“你是好样的,是个坚强的战士。我代表党和组织欢迎你回家。”
事实上,大家早就对这名女战士颇为好奇。
抗美援朝战场上参战的女兵的确不少。
各个岗位加起来差不多有400余人。
但大部分活下来的人,在撤退时都已优先撤退,并未听说哪个女战士被俘。
一时间,大家难免齐刷刷地看向这名战士。
一段痛苦又坚韧的岁月终于出现在众人眼前......
少年不负凌云志,弃文从医为报国
这个战士名叫杨玉华。
其实这个时候,她才刚刚十八岁。
但艰苦的战俘营生活,让其面目已经带了些沧桑。
杨玉华出生于四川,父母早早去世了。
她从小由外公外婆抚养长大。
自然,外公外婆对这个唯一的外孙女十分疼爱。
他们不仅抚养她长大,还供养她读了书。
杨玉华自己也是个聪明伶俐懂事的孩子。
她凭借一番努力,获得了上当地师范学院的机会。
这让杨玉华的外婆非常高兴。
她觉得上个师范学院,以后结婚生子,教书育人平平淡淡的一生过去就挺好。
自己也对死去的女儿和女婿有所交代了。
当时的杨玉华,对未来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愿景。
加上她是个孝顺孩子,觉得无论怎么样,外婆开心就好,就听从外婆的建议。
但是人生的奇妙际遇又有谁说得准?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紧接着,美国插手朝鲜内政,并派兵,以处理国际事务为名,对我国领土虎视眈眈。
为保卫家国,10月19日,中国志愿军远赴朝鲜战场作战。
当时,举国上下,一片沸腾,先进热血青年纷纷应征入伍。
眼见周围同学的热血行动,当兵的种子,也在杨玉华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
只是,她了解到,要想去战场,她的年纪还达不到标准。
但接着,她听闻战场上医护人员十分紧缺。
而这个职位,对年龄要求不严。
加之想到自己有学籍,只要家人允许就可以报名进军区医院学习。
只是这样做,杨玉华心中也并非没有顾虑。
她知道外公外婆余生的心愿,是希望她能平平安安地过日子。
自己要去军区医院,看这形势还有可能上战场。
他们肯定不会同意。
更何况,外公外婆年事已高。
战场上枪炮无眼,万一自己牺牲在战场上,谁又来赡养她们呢?
想到这里,杨玉华有些犹豫。
然而,随着抗美援朝战况一点点传回国内,杨玉华的心思完全被国事占据。
思来想去,她还是放不下自己想要去当兵的念头。
这天晚上,吃完晚饭,杨玉华叫住了准备出去散步的外公外婆。
“我想去上军区医院,我想去当兵。”杨玉华声音不大却很坚定,“我也想去保家卫国,出一份力”。
不出所料,杨玉华外公立刻激烈反对:“你个瓜娃子(四川方言,意为傻瓜)当什么兵,当老师挺好噻?”
闻言,杨玉华也不多说,只是站在那里倔强地低着头。
或是看出孙女的心思,外婆一反常态没有讲话。
接着,她只是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杨玉华的头,慈爱地问道:“这可是要上战场的!你怕不怕?”
杨玉华知道外婆这是同意了。
她抬起头开心地说:“我不怕!”
就这样,外婆扯了扯外公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再多说什么。
第二天,老两口还亲自带着杨玉华去军区医院学校报了名。
当时,杨玉华的心中既愧疚又感动。
将这份情感化为力量,她在学校里努力学习。
不到一年时间,其就学完了两年的课程。
1951年,在军区医学院学习的杨玉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志愿军。
终于,这个年仅16岁的小姑娘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当时,她被分配到志愿军第三兵团60军180师卫生队做护士。
要知道,180师是当年朱德元帅亲自锻造出来的雄狮部队。
恰逢当时,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爆发,急需一支队伍掩护大部队突围。
情理之中,这个任务交给了180师。
作为卫生队额的一员,杨玉华自然也在其中。
实际上,凭借丰富的战场经验和敢拼敢杀的精神,180师顺利完成了任务。
然而,天不遂人愿。
当众人开始后撤时,却不小心遭到美军伏击。
见状,有部分将士立马用身躯筑墙,给部队开出一条血路突围。
但敌人力过于集中,大部分战士被打得七零八散。
眼见美军包围圈逐渐缩小,部队的粮食也日渐紧张。
当时,杨玉华所在小队有个小战士受伤很严重,好不容易才救回一条命。
杨玉华看他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省下来给他吃。
自己则去野外,找野菜。
谁料,饥饿的她一不小心吃了有毒的野菜,上吐下泻,甚至严重到走不动路。
令人动容的是,战友们并没有放弃她。
而是为其找来了担架,抬着她一起走。
面对美军猛烈地炸弹攻击,他们只好一路东躲西藏。
而后,杨玉华和十几个战友一起躲进了一个隧道里。
不幸的是,他们藏身的位置很快被美军发现。
门口的战士虽奋勇反抗,但却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而杨玉华和几个伤员被战友藏在隧道深处,也被敌人发现了。
当时,美军将伤势严重的他们送往了野战医院治疗。
而这也是众人噩梦的开始......
战俘营里勿亡国,五星红旗表红心
在战俘营,美军只要他们活着就好,根本不会精心救助。
等到病情稍轻一些,杨玉华还被投入到其他战俘的救助。
因为身材矮小,面黄肌瘦,加上短发掖在帽子里。美军一开始并未发现她是一个女兵。
最后,还是美国女军医发现杨玉华的生理期,才知道战俘中还有一位中国女兵。
只是当时,并没有专门的关押中国女兵战犯营。
美军便把杨玉华送到了釜山女俘收容所,把她跟朝鲜女战犯们关在一起,方便统一集中管理。
在釜山战犯营的日子里,对杨玉华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日夜不休的残酷劳作和耳边不断响起的屈辱,让她十分痛苦和彷徨。
幸好跟杨玉华关在一起的朝鲜女兵们,对这个来自中国的小妹妹都十分照顾。
虽然大家语言不通,但还是在行为上相互关心照顾。
那段时间,她们经常聚在一起,用简单的动作和歌曲,相互鼓励。
时间一长,杨玉华才慢慢适应了下来,并与她们建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次,因美国大兵折磨朝鲜战俘,朝鲜女俘集体绝食抗议。
美军本以为杨玉华是中国人,不会跟她们一起闹事,便骂骂咧咧地将饭菜随便一扔,转身就走。
谁知,杨玉华直接推翻饭菜,站起来大声斥责他们的罪行:
虐待战俘是违背国际上的人道主义原则的,我坚决跟大家站在一起,反对邪恶势力。
可能是担心她们集体暴动,引起前方战场和国际上的注意。
最终这件事以美方妥协收场。
得知这一消息,朝鲜女兵们欢欣鼓舞地围着杨玉华,对她说:“小杨,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等到1952年初,随着前方战场上的风云变化,美军开始逐渐意识到,可能很快就要涉及战俘问题。
为了抹黑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的形象,美国联合中国台湾方面对战俘们进行鼓动宣传。
或以威逼,或以利诱,劝说战俘们放弃回到大陆主动前往中国台湾。
敌人希望借志愿军战士不愿归国为理由。抨击中国共产党的统治。
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美军对志愿军战士们进行强制管控。
甚至使出刺字、殴打、刑讯逼供的手段,迫使他们屈服。
为了反抗敌人的迫害,杨玉华等人在釜山的各个战俘营中建立起了一个秘密组织,来反抗美军的策反。
在他们的工作下,大部分战士都坚定拒绝了敌人的策反。
但没有人知道,这个外表看起来乐观坚定的小姑娘,其实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在无数个无法归家的日子里,在这个让自己感到屈辱的战俘营里,杨玉华也曾想过自杀。
可想想自己曾经的战友们,想到家里的外公外婆,杨玉华又坚定了活下去的意愿。
当时,她费尽心机搜寻美军的废弃布料,偷偷绣了一面五星红旗和志愿军军帽。
当她感到痛苦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仿佛生活又有了希望。
在这难熬的日子里,这面五星红旗成了杨玉华最大的精神慰藉。
幸运的是,凭借这份慰藉,她终于等到回国的曙光。
1953年夏天,杨玉华和朝鲜女兵们坐上了从釜山开往板门店的火车。
狭小的车厢内却洋溢着兴奋和快乐,她们高兴地唱起了革命歌曲!
谁料,敌人见到杨玉华等人如此兴高采烈,非常生气。
一位美军上尉抓起催泪弹就扔进了车厢里。
当时,车厢里还有被俘虏的朝鲜小孩。
杨玉华见状,不顾自己的危险,立刻将催泪弹扔出了车窗外。
她的手也因此被炸伤。
等到事情平息后,大家都围上来向她表示感谢和关切。
闻言,杨玉华却只是挥挥手:“没事噻,我们要回去了比啥子都强!”
杨玉华终于结束了2年的战俘营生活,回到了她心爱的祖国。
这才有了文章开头她艰难地举起五星红旗,默默流泪的一幕。
热血归国风口浪尖,夕阳恋情尘埃落定
杨玉华回国后,先是回到昌平,接受询问。
而后,党组织根据她的意愿,允许她退伍归家,还给她安排了教师的工作。
然而,当她回到老家时,她才知道外公已经在一年前去世了。
剩下年迈的外婆,苦苦等待着她的回来。
一见到外婆,她立马扑到其怀里,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陪伴外婆。
就这样,杨玉华也算完成外婆心愿,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平日,除了教学生,陪外婆外,她也会抽出时间和战俘营的战友们通信。
那段艰难岁月里成就的战友情,在平凡的岁月里依然熠熠生辉,显得格外温暖。
在往来的信件联系里,杨玉华逐渐和战俘营认识的战友刘英虎熟络了起来。
渐渐地,二人互生情愫,并确定了关系。
两人结婚后,决定在重庆定居。
后来,他们育有一双可爱的儿女,过着平凡又幸福的日子。
本以为,这就是这个历经风霜的女孩走向幸福的圆满结局。
殊不知,还有一场巨大风波在等待着她。
作为唯一有记录的被俘虏志愿女兵,杨玉华也被大家所熟知。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她的事迹被一些媒体利用炒作。
而后更是给她按上一些莫须有的事情。
一时间,杨玉华再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
当时,杨玉华的战友们非常愤怒,纷纷劝她出来自证清白,并表示他们就是最好的证据。
只不过,杨玉华知道种种传言之后,很快就想通了。
或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她早已看淡很多东西。
对此,杨玉华只是平和地说道:
“其实没有切实影响到我的生活,解释起来很麻烦,而且就算说了别人也不一定信,了解当年那段历史的人不多,索性就算了,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够了。”
见杨玉华面对这样的流言蜚语也如此淡然,几位老战友佩服的同时也决定尊重她的意见。
可令人唏嘘的是,命运有时就是喜欢捉弄人。
当时,杨玉华和刘英虎的婚姻生活也出现了裂缝。
刘英虎几次醉酒,忍不住对杨玉华动了手。
杨玉华提出离婚后,刘英虎又带着孩子苦苦哀求,希望能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
看着可怜的孩子,杨玉华终究还是没能狠心收拾东西一走了之。
可笑的是,没过多久,刘英虎就被抓到出轨,以流氓罪被判刑进了监狱。
杨玉华二人自然也离了婚。
但不可否认的是,和刘英虎的婚姻伤透了杨玉华的心。
她甚至好长一段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家中,不愿意出门。
连战友们也不再联系。
不过当年战俘折磨都没有被击倒的战士,怎么可能这么轻易被生活打败。
看着还未长大成人的一双儿女,她还是振作了起来。
她放下那个不值得的男人,放下那些流言蜚语。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注到了一双儿女和自己的教育事业上。
1986年,从重庆市万盛区实验小学退休后,杨玉华觉得自己就这样一个人度过余生也挺好。
没想到,她却遇到了一个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迎来了一段温馨的夕阳恋。
她的老伴曾是重庆驻军的一位营级干部。
两人在亲戚介绍下走到了一起,彼此陪伴,相互照顾。
杨玉华的老伴很心疼她的遭遇,总是她去哪都想陪着。
可惜,老伴还是先走一步。
他去世后,杨玉华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
她偶尔去买买菜逛逛公园,没有太多波澜也没有太多意外。
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曾经那么浓重的爱恨苦痛也似乎随风而去。
后记
杨玉华总是感慨,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了,敦促孙子孙女好好学习,将为发展祖国做贡献。
她也偶尔讲起战场上的故事,却对讲述战俘营的事情闭口不谈。
可能对于她来说,那段日子始终是屈辱的,不光彩的。
但在我们看来,在选择踏上战场的那一刻,她已经是英雄。
当时,无数像杨玉华这样的革命战士前仆后继,奋勇争先。
无论是在哪里,他们胸腔里一颗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红心始终蓬勃跳动。
他们始终值得我们铭记!
而当一切散去,他们也从未忘记自己作为战士的责任和担当。
归于人朝后,依然在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个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这就是我们的先辈们,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脊梁!
参考文献
王南方.志愿军唯一女战俘的隐衷[J].中国人才,2013,No.428(08):68-70.